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信仰分享 (1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陪讀中分享聖經裡面得了大痲瘋的一個病患,此病症屬為不潔淨又有傳染力,而耶穌為表達接納病患及肯醫治他,而伸手「摸」他,使他得著痊癒。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一個得了皮膚病也許馬上跑得遠遠的,當然我也許會;又如果,有一個人突然在你旁邊咳嗽或打個噴涕,也許我們會抽身示意與他保持拒離,對吧!當然,因為我們都不想生病!!那麼,如果一個流浪漢站在你旁邊呢!感謝主,上帝讓我有不一樣的眼光,這讓我想到,那時下了捷運站要搭公車欲前往公司上班,在等公車的時間有一流浪婦女走到我身旁,我驚嚇了一下後故作鎮定(有上帝保護我),她不時的抓著頭搔著癢(長頭髮),穿著長袖白衣,長白裙,穿大拖鞋,腳髒髒的,身材瘦小;心想,「昨晚才與姊妹分享大痲瘋病的人,今天為何讓我遇見流浪的婦女,親愛的主啊,祢要我做什麼呢?」心裏不免滴咕著,但是沒有任何的感動,於是,公車來了我也坐上去了,我一直望著那位流浪的婦女,她也一直看著我,我心裏倒沒有什麼害怕及不安的,只是神一直沒有什麼話給我。

第二天,我又踫到她,再次看到她心裏不免擔憂著……「她昨晚在哪睡啊?衣服也沒有很髒?穿得又不多?」這一回她站的離我遠一些些,不過仍然看著我,也是持續抓著頭搔著癢,我也是一直看著她,心裡一直禱告著:「主啊!祢要我做什麼呢?我又能做什麼呢?」當晚,陪讀的時間我將情形告訴姊妹,姊妹說:「動作不要太大,萬一對方有精神疾病的問題,反而傷了我不好,還是禱告等上帝的回應」,隔天,再來第四天,甚至將近一個禮拜不見她人了。後來,我也忘了這件事。

直到某天早上,我在捷運站買了飲料及麵包,出了捷運站,在公車站等公車,突然看見流浪婦女正走過來,仍然站在我旁邊,一樣的穿著,不過明顯的髒了些,還是抓著頭搔著癢,我不顧後面排對搭公車的人的眼光,我將手上的早餐遞給她說:「給妳吃,是飲料跟麵包」,流浪婦女慢條斯理接過早餐打開來看,翻了又翻,後又合起退還給我,說:「給妳,不要」,我說:「妳不喜歡吃嘛。」她只說了:「不要」。我收下了,我沒有嫌棄她手髒。當我想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上帝同時讓我回想到之前與之後的大改變而我渾然不知的;比如,以前我對年長一點的老人家(外表髒髒皮膚不好一點的)及精神有問題(流口水那種的)會很排斥甚或厭惡及逃離開他們,如今,神在我身上作了奇妙的工,祂挪開了我對那種人的眼光反而以愛人的眼光去接納人,讓我感覺很溫馨很感動,讓我有了不同的看見及新的生命,這真是神的作為不是我啊,應當榮耀歸與神,哈利路亞!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的同在讓我再次享受祂豐富奇妙的作為。

在五月份的時間,公司忙碌到天天都加班,下班後還要拖著疲憊的身體步行到捷運站,約半個小時的路程。在教會的聚會及禱告會也被迫停止;感謝神,在自己堅持的信念裏,唯有在禮拜日還能與神有約,使我再次領受神的話,並藉著牧師所釋放的信息中再次澆灌自己、餵養自己在軟弱的地方,使我能被神的話語光照,靠著神的恩典重新得力。哈利路亞!

就在公司忙碌的同時,我也看中了一間套房,不但離公司很近,離教會也只要一段的車費,實在很難得;心想,我若不在做決定的話,可能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因此,星期一不加班與房東約好看房,當下就付上了定金,在短短的三天內與房東約中午的時間簽了合約,我拿到了鑰匙後便開始安排要怎麼搬家。我沒有打算再找幫過我的朋友,他幫了我實在太多太多;我壓根也沒想到找同事幫忙,因為人情這種事自己看多也明白人的想法;在星期四晚上下班的途中,我心裡想到了這位「朋友」,聖靈也告訴我可以找他。我萬萬沒有想到一通電話打過去,他既然爽快的答應我幫忙搬家,心裡萬分的感動。神的同在讓我再次經歷祂的奇妙作為,祂沒有不顧我的感受,祂也知道我的需要,在自己的力量有限、能力有限的當中,上帝都知道我的難處,再次感謝神,哈利路亞!

當我還不確定這位朋友是否會幫我時,搬旦在我軟弱時趁虛而入的告訴我:「可以將我的難處告訴「他」,「他」一定會幫忙的」,沒錯,「他」確實會幫忙我的,也一定會幫忙的,這樣我根本就不需要煩惱沒有人幫我搬家了,但是,感謝主!我沒有屈就於撒但的誘惑,聖靈反而不斷的提醒我、告訴我:是誰將我從「傷心欲絕」的日子裏解脫出來的,是誰將我從沒有希望、沒有盼望的日子裏救出來的;哈利路亞,感謝主,我沒有做出神不喜悅的事,神的恩典、憐憫、慈愛一次又一次的光照我,終究讓我戰勝撒但的網羅,讓我靠著神的力量站立得穩啊!

搬家那天下著雨,正是我喜歡的搬家方式,因為這天正好是假日,不論是人潮、車潮,這種天氣比較不會那麼多人,符合我低調的風格來處理自己的事,這也是神看透了我所思所想所擔心的;在朋友開著車我們跑了二趟(來回)的路程,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就搬完一切的東西了,自己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只有85度C的芒果冰沙請他,這位朋友當然也知道我的狀況,只是內心覺得請這一杯真的不夠啊,總之,我真的很感動他為我做的事;當我將一切都視為糞土時,也包括任何人時,神讓我看見「患難見真情」的友誼。感謝神,還是感謝神對我的恩待及憐憫我的心。謝謝你「朋友」~可以說你是誰嘛~~~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馬書7:7-25

這樣,我們可以說甚麼呢?難道律法是罪嗎?絕對不是。不過,如果不是藉著律法,我就不知道甚麼是罪;如果不是律法說“不可貪心”,我就不知道甚麼是貪心。

但罪趁著機會,藉著誡命在我裡面發動各樣的貪心,因為沒有律法,罪是死的。

在沒有律法的時候,我是活的;但誡命一來,罪就活了,

我就死了,那本來使人活的誡命,反而使我死了;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以為一生被神眷顧,被神保護著,一直感到被神呵護的很,是因為我保持著一顆單純的心,不作惡多端,不作詭詐的事,不計算別人……,便能蒙神喜悅;然而,當我面臨人生中最大的挑戰、考驗的時候,……神離開我,真的離開我,祂讓我獨自去面對問題,我禱告呼求沒有回應,我身陷在苦難中,真的很痛,真的很苦;只有每天面對忙碌的工作,全力投入在裏面,才能暫時忘掉俗世的痛苦,然而下班回到家,一個人孤零零的面對著牆壁、電腦、電視,在漫長的夜晚,心裏的空虛與寂寞一瞬那浮現,好難去適應這樣的時段,一日復一日,只有藉著酒精在夜晚麻醉自己!試著在晚上的時段盡量不去想那「無情、背叛」的感情。

我曾藉著酒精發酵時責問上帝說:「主啊,在前年的那一整年,我認真的讀經、禱告,參與事奉,也遠離肉體的需要,為什麼就在那一年的10月、11月時,讓他有機會背叛我,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是祢對我的懲罰?那……又為什麼還要救我,讓我去面對這麼多的折磨及苦難?」……,很多對上帝的不解,神要在我的身上做什麼樣的計畫,真的不知道,祂行事我們本就無法測度,人算什麼呢?

但是,感謝主,我並沒有因為這些苦難而離開我的主耶穌,在最近的這些日子裏,我仍在不斷的思考、檢討、警醒。

唯有時時刻刻的仰望祢、倚靠祢,因為我的力量是從祢而來啊,我的幫助也是從祢而來啊!哈利路亞!榮耀歸給神!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勒住自己的舌頭


 

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雅各書126)

 

雅各認為,一個追求虔誠的人,即使在行為上做足功夫,若沒有勒住自己的舌頭,雅各說:這人的虔誠是虛的!雅各進一步的解釋說: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0)不受約束的舌頭,就如脫韁的野馬,橫衝直撞,其殺傷力之大,真是無可估計。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牆上的長春藤


 

14b2d26fceb6664bcb067964f58227fd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過是一塊硬幣

 


 

幾年前,有個傳道人搬到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的休士頓居住。過了數周,傳道人為了辦事就搭上公車往城裡去。當傳道人付過車費,坐在車席上時,他發現司機多找了一塊硬幣給他。傳道人心裡開始斟酌該怎麼辦好。傳道人馬上想到,他應該把錢還給司機,存在自己口袋裡是不應該的。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c4cd4bc52a0907fc3821c8bc255625 

 

中國大陸的女作家趙趙寫了一本書,<動什麼,別動感情>是大家都知道的,據她哥哥說由此書改變的同名電視劇在中國火了一把.非常榮幸,趙趙唯一的哥是我近二十年的好朋友,我倆五話不談,所以,我抓住一切機會和他談我的信仰。要來美國生活前,我向他傳基督福音信仰的熱情達到空前的高漲。又是電話,又是電子郵件的。可是,他給我的回信就是一句話“可是許多人啥也不信” 。

他說的真是沒有錯,許多人啥也不信。

信上帝?我只相信自己。可是,當災難臨頭的時候,啥也不信的朋友便破口大駡上帝的不公平。為什麼偏偏臨到我,全然不顧自己平時把上帝拒之於萬里之外。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297613f0df11d2602cbbdef996db9d8  

    水是人所最需要的東西,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田地無水就不能生五穀菜蔬,乾旱之地,乾渴之人,該何等盼望有雨水的滋潤和供應,渴了是很難過的感覺,心靈的乾渴更是如此。世上不渴的人是少有的,千萬的人都渴了。到哪裡找得能解渴的呢?主耶穌曾對撒瑪利亞的婦人說,凡喝世上的水還要再渴,惟獨喝主所賜的水才能不渴,而且永遠不渴(約41314)。這水是指著什麼呢?主應許說,信他的人永遠不渴,信的人有永生(約62540)。可見主所賜的水是指永生說的。人得到了永生,就不再渴了。因為人最大和最終的需要得到滿足了。

    但主在這裡說: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既說直湧到永生,表明泉源和永生不完全是指一件事。主在另一處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信他的人要受聖靈說的(約73738)。這樣主所賜的水是指聖靈說的,而且要在人的裡頭成為泉源。所以才能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應許太寶貴了。有誰渴了嗎?心靈枯乾嗎?從別處得不到滿足嗎?你心中莫明的苦悶、枯燥、不安嗎?你感到人生的變幻、虛空、失望嗎?到主面前來吧(賽551;啟2217)。他能賜你活水,能叫你的心得到喜樂、平安和滿足。如果你渴了,就來喝,相信就能流出,使別人也可得到活水的滋潤和享受。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督徒的爱情

 

 

  讓我們把心裡的愛情的負擔交到主手裡吧!主不願意我們的心靈背這沉重的負擔,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背基督的十字架,基督的十字架是要我們舍己,把自己的東西交出來,而不是讓我們年輕

 人常常將愛情看得很重,不管是基督徒還是世上的年輕人都是如此。現在世上的流行歌曲常常表達的就是愛情,這也是為什麼流行歌曲流行的原因,不用說有一位異性在身邊體貼和關懷,我們就知道愛情的美好,誰的心裡都將自己的另一半或者感情生活在心裡建立了一個樣式,也就是一個堡壘,盼望著有一個人與自己共同生活在這個堡壘裡。

  基督徒是天上的子民,在天上是不娶不嫁的,也就是說婚姻僅僅是地上的一個生活方式,這也註定了我們基督徒與地上的人對待婚姻是有所區別的,因為對於我們,這裡並不是我們的安息之地,而是我們的寄居之地,而對於地上的人這裡便是他們的安息之地,他們的盼望只在今生。

  我先簡述一下屬地的人的婚姻心理,也是我們屬肉體時的心理。在單身的時候我們渴望著另一半,覺得有了婚姻就會幸福了。但是靈魂的根源既然是創造主,只有創造主才能成為靈魂的滿足,而不是地上的東西。因此當一個不幸福的人獲得了婚姻,他發現自己還是不幸福,本來想用婚姻解決問題,但發現婚姻什麼問題也沒解決。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得到別人的掌聲時,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處境、任何狀態下,請不要忘了你是誰!因為,一個忘記自己是誰的人,一定會常常做一些與自己的身份、位置、價值……不是太相稱的事,不是自己想去做,只是因為自己忘記自己是誰。所以,再次提醒,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當你得到別人的掌聲時,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神的工人,要知道你的成功完全來自于天父的幫助。沒有天父的幫助,任何人都無能為力做任何事情,你要將這榮耀歸於神!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格外豐盛的恩典

 

 

格外豐盛的恩典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基督的恩典

於中旻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八:9

  華人每當過年的時候,總是喜歡彼此送禮物,孩子們則可以收到大人給的壓歲錢。這在慶祝意味之外,也許跟長久貧窮的文化背景有關。不過,這種的精神,總是值得讚揚,值得推廣:不僅在年節的時候,應該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是這樣。當然,給的物件,範圍,動機和程度,也都該思想。

  人性中如果有一點好的地方,那就是從神來的。飲水思源我們應該思想主的榜樣。

  讓我們的眼睛註定基督耶穌,先看見主,才可以遵行主的旨意。正如保羅所說的: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一○:31

    主的富足

  主的豐盛和榮耀,是超過我們所能夠理解的。我們的理解力,在於由所知事物推想,所謂觸類旁通。不過,對於屬主的事,就行不通了。因為主的榮耀,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聖經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一:17

  這裡說:神是全備的,盡善盡美,因為沒有缺乏,所以不能改變,沒有進步的可能,誰也不能加給祂什麼,因為如此的完備自足,沒有缺乏,所以神只能夠給。

    主的慈愛

  多麼奇妙的話:為我們(林後八:9)!真愛的特點,就是不自私,沒有隱藏的動機。父母的愛是人間最好的,但有話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這種互相依存關係絕不是錯,是好的;但難免有投資回收的味道,不能算是理想。至於把對神的奉獻,當作天國事業的投資,就更不應該。不過,我們該知道,神的聖愛,遠超越這個層面。

  我們這些該死該滅亡的罪人,既不能,也不願遵行神的旨意,真是乏善可陳。如果神存有投資觀念,那對祂的智慧該是最大的問題。感謝主,不僅我們毫無可愛,不僅祂是無條件的愛我們,而且在我們認識祂以先,就愛了我們。聖經說: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壹四:10)愛就是不為自己,愛就是犧牲。

  聖經說: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四:25)多麼奇妙!主為我們死,也為我們復活;原來祂的死或活,都是為了我們打算的。

  聖經又說: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羅八:32)神的大愛既然連祂的兒子都肯賜給我們,其餘的還算得什麼呢?

  從神的愛我們這奇妙的事,使我們認識真愛是什麼。

  愛就是不為自己,肯為別人。

    主的成為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法利賽人嗎?

鄭盛光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

  對基督徒而言,屬靈生命若缺少反省,伴隨而來的症狀一定是因循舊習,故步自封,很難再有新的突破。

  法利賽人可以說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這些宗教人物喜歡排除異己,自我為義,刻板嚴肅,懂得一套宗教術語,徒有敬虔外貌,卻失去內在實質;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主耶穌常刻意揭穿他們的真面目,這樣做不是故意與他們為敵,而是要他們學習自我反省。有問題,就要找出問題所在,這叫做反省。惟有適當地從過去錯誤中不斷反省,吸取經驗,才不致於重蹈覆轍。

  以下藉著主耶穌對法利賽人所點出的六大問題,讓我們給心靈一個反省的空間。

一.避重就輕(路一一:42

  法利賽人很看重十分之一的奉獻,不但把金錢獻上,舉凡薄荷,芸香和各樣菜蔬之類,都很仔細如數的奉上十分之一。他們周而復始履行這方面的責任,一點都不馬虎。然而,神所要求的不是這些,祂是看人的心態如何。

  舊約中,神曾多次宣告:耶和華豈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嗎?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7-8)法利賽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避重就輕,一天到晚忙著數算十一奉獻,但從來不正視自己生命的問題。

  當奉獻的同時,我們需要反省:有否落入像法利賽人的光景中?許多時候,人寧願舍上金錢,卻把公義和愛拋在腦後,不願因著別人的需要而舍掉自己的利益與尊嚴,甚至以奉獻來消化自己的虛偽。有些教會雖擁有龐大的人才和錢財,但卻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起爭執,糾紛越鬧越大,這是公義和愛的表現嗎?

二.愛慕虛榮(路一一:43

  法利賽人為了顧全面子,喜歡坐在會堂裡的首位,也很在意別人在街上有否向他們致禮問安。為了使自己更超然一些,他們身上佩帶的頭巾或皮帶子,上面用特大號字寫上經文,這是虛榮心作怪。

  保羅提醒我們: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腓二:3)因人最容易陷入愛慕虛榮的危機當中,喜歡聽別人恭維的話,不喜歡聽別人用愛心所說的誠實話。我們有否只顧全自己的身分地位,有時甚至要權利不要義務,要發言不要責任,要自尊不要長進?

  最明顯的例子,不少傳道人競相以求取博士學位為權威形象立足點;有些教會亦有意無意以學位高低作為衡量標準。這種分化現象最終引致不少刻苦耐勞,忠心辦事的傳道人悄然離開,是非常不幸的。

  誠然,聖經所強調的是忠心事奉的心態,不是職銜。事奉的價值不在於今世的地位,而在於永恆中的獎賞。(腓三:14

三.暗藏不潔(路一一:44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禱告實現,就是上帝應允?

a01祈祷

                                                                                     

就某個意義而言,宇宙間一切大小事,全部都是上帝掌管,
因此,除非上帝同意,否則沒有任何一件事能發生。
在這角度下,不管如何,當然一切都可稱為『上帝應允』。

不過,一般而言,我們講到上帝應允時,比較不是用這種廣義的角度與用法,而是講上帝悅納的那種應允。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歷神

亞伯拉罕的故事

蔡鴻志

b14神迹

                                                                                                                

〈一〉亞伯拉罕的蒙召

經文:創11:27-12:5;徒7:2-4

  以色列的故事是從亞伯蘭開始〈亞伯拉罕是神後來給他的新名字〉,從這個人發展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神借著與這個民族的來往,使人明白祂對人的計畫,與祂做事的法則。雖然創世紀的人物距離我們有數千年,但因為是同樣一位神所造的,即使歷史文化有很大差距,但人性卻是很接近的,所以盼望借著亞伯拉罕經歷 神的故事,讓我們也同樣進入這相同的經歷。

  我們今天看的題目是他的蒙召,「蒙召」就是神叫他,呼喚他,也有「點名」的意思。神來呼喚亞伯蘭的名字。在舊約的記載,以色列這個民族的起源是從神來呼喚亞伯蘭、拜訪他這件事開始。今天就從他的身上來看,神怎麼樣來拜訪他、呼召他、帶領他。

 

一、亞伯蘭的蒙召與順從

  聖經記載,神七次向亞伯蘭顯現。根據使徒行傳,第一次是當他住在米所波大米,還沒有住在哈蘭的時候,榮耀的神向他顯現,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神是在怎樣的時機來拜訪他?很可能是在他的兄弟哈蘭過逝之後,因為創世紀十一章特別提這件事。在人面對生死的重大問題上,常是這位生命 的主能工作的機會。喪親之痛,再加上周圍的環境文化不能滿足他,神在這樣的情境下來拜訪他。

  (一)榮耀的神向他顯現〈神訪問他〉

  聖經告訴我們神主動地來訪問他、向他顯現。神怎樣拜訪他?我想神首先必定呼喚他的名字。亞伯蘭一定相當驚訝,神為什麼知道我的名字。接著,神和他有一段對話,這對話的重點是一個命令:「你要離開本地,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這個命令是根據神將祂自己的榮耀向他顯現,而有的要求。神將祂自已的榮耀,向亞伯蘭打開,讓他看見。「榮耀」這個詞實在很難說明,榮耀不是別人所加給他的,榮耀是自己本身所發出來的。神是怎樣榮耀的一位神呢?神若讓我們看祂本性的美好:全真、全善、全美,那就是最有榮耀的。一個人把他美好的一面顯出來 的時候,也就是榮耀顯出來的時候。所以前幾年一位娃娃車的老師,舍了她自已,救了小孩子的性命;當她本身的憐憫和捨身的愛,一借著她的義行顯出來的時候,就是榮耀的彰顯。事後人作銅像紀念她,根本不能夠加添她什麼。她本身所散發出來的,就是美麗與愛;親近她的人,也感受到無限美好。所以神的榮耀顯現,就是 當祂向人顯現,祂的本性、祂的自已,向我們打開的時候,叫人可以感受到祂的榮耀,這就是祂榮耀的顯現。

  我不知道榮耀的神怎麼向亞伯蘭顯現,但很明顯這個顯現帶來很大的改變。他好象被神迷住,被神說服,接受神的命令。而且影響他周圍的人,他說服所有的家人跟他一起移民。有點像淘金迷,一聽到哪裡有黃金,就放下一切,往那地方去,因為黃金很吸引他們。當我們親自遇見神自己--祂本性的美好,就把我們整個人、整個心給吸引走!當耶穌基督到地上來的時候,施洗約翰的兩個門徒,跟耶穌基督相處了一個下午(或是一個晚上),他們整個人就完全被吸引了!其中一個人 告訴他的兄弟〈彼得〉:我們遇見彌賽亞!而且帶他去見耶穌。當彼得遇見耶穌,他感覺這個人好象把他的心完全看透,而且應許把他的名字改變過來;彼得跟他的兄弟一樣,也被吸引住了。這個吸引曆世歷代一直延續下來,只要一個人遇見耶穌,就必定如此。難怪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主要抓住一個人的心,就好象空中的 老鷹抓住地上的獵物一樣,非常地準確,而且沒有任何的漏失。」我想坐在這裡,大部分是神的兒女,都明白這一點。當我們生命中,主來遇見我們,我們遇見祂時,我們的心就好象整個被祂抓去一樣,被祂奪走一樣,吸引我們整個眼目轉向祂。

  我想亞伯蘭也是這樣子,當這位榮耀的神來拜訪他、向他顯現以後,他和神一交談,也許本來正陷入中年危機裡,沒有什麼盼望的,現在突然轉變過來。他想:哇!我是什麼人?這位從前只有在印象中,只有在耳聞中的獨一神,竟然來拜訪我,活活向我顯現。而且神還應許他:帶他到一個祂指示的地方。神不只帶他離開這 他不喜歡的地方,而且擺在他前頭是盼望,就是一塊應許之地。他歡喜變賣一切所有的,朝應許之地前進。

  (二)離開:本地、親族

  我們跟從主是被主的榮耀所吸引,另一個原因是看見這世界若與主相比,簡直像糞土與黃金不能相比一樣。跟從主第二個是要離開,如果我們不是像亞伯蘭對於吾珥的文化不能認同、不能接受,他若是非常喜愛吾珥的話,他大概是很難離開的。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這個世界讓你難受嗎?還是讓你感覺很美 好。每天翻開報紙讓你感覺難受嗎?如果我們沒有像他一樣感到不能忍受,反而認同這個世界,而且喜愛他,那麼要離開吾珥大概是不可能。

  他自己沒有問題,但他是如何說服全家一起走呢?他父親可能因為自己的兒子哈蘭早死,使他想離開這個傷心之地。而他的妻子呢?亞伯蘭到底怎麼說服撒萊的?我們看見在這個家當家作主的看起來像是撒萊,撒萊講一句話亞伯蘭連一根汗毛都不敢動,所以我個人是滿好奇亞伯蘭是如何做到的。撒萊基本上是滿有主見的 人,因此我想是亞伯蘭領受的太真實、太美好,而打動、影響撒萊。羅得呢?亞伯蘭夫妻,把羅得當繼子一樣看待,扶養他,所以當然他當然跟他們一起走。全家便帶著盼望,向著不知道的地方走去。希伯來書告訴我們說,亞伯蘭蒙召的時候,那地方的明確地點,他並不知道。這一點更是不得了!不知道往那裡去,竟然還能夠 說服他們全家一起走,我想這都是因為神的榮耀太實在了。

  弟兄姐妹你們不覺得這很實在嗎?我們現今也是走向天上更美的家鄉,你會不會想新天新地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老實說,聖經裡面的描述不太多,但是為什麼我們就是死心塌地地認為這就是真實的?因為我們和神之間的來往,使我們覺得:神太可靠了!神說的話絕對沒有反悔,絕對沒有錯誤。而且光是現在與主親近就覺得很美好了,何況將來與主面對面呢!所以這可以幫助亞伯蘭,雖然不知道往那裡去,但是他可以走得下去,因為他知道神是可信的。

二、亞伯蘭在哈蘭面臨的危機-在哈蘭耽延

  他們所走的路線,是一般商旅所走的路線,兩河流域是從西北流向東南,迦南走廊是從東北下到西南,中間一大塊都是沙漠,人不可能由中間穿過。他們走的路線是沿著兩河之間的平原,走到大概是哈蘭或是大馬色附近這個位置,再直角轉下來走迦南地。

  他們走啊走啊,走到了哈蘭。聖經告訴我們說,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因為走出哈蘭,就會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種族,和他們過去的生活習慣,所有的一切完全不同的領域。他們在哈蘭停留下來,很可能是他拉的原因,因為他在這裡停留一直到死。而亞伯蘭在這邊也不知道怎麼往下走?

  他在這裡面臨一個危機:在他的父親死後有一段的耽延。為什麼有這樣的耽延呢?我從創世紀一些蛛絲馬跡看來:第一個他對於神給他的應許產生遲疑,或是說他懷疑自已。怎麼說呢?首先他年紀這時已經大了,大概有六七十歲,也沒有任何的後代,所以神應許要給他的地,以後要給誰呢?

  第二個他會擔心再走下去這塊地的民族不同,我要怎麼與他們相處,會不會有危險?我覺得那種移民生活其實是很不簡單的,一開始,當地人不會接納你;再來,你要克服語言的障礙,你要克服生活的困難。這也會使他有點遲疑,要不要繼續走下去?而且身邊有一個漂亮的太太,唉!旅行的時候,有一個漂亮的太太在旁 邊是很大的負擔。

  第三個,我覺得他在這個地方安定下來,不想動了,因為他從本來的城市生活,走到哈蘭大概已經八百公里了!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爬山爬得太累時,休息時最好原地踩一踩,喝口水就好了,如果一屁股坐下來,很可能屁股就粘在椅子上不想走了!對於亞伯蘭來說,經過一段帳棚生活,到這個地方停留一段時間,對他和他的全家來說可能都不想動了!覺得生活已經規律,都已經正常,那就讓它就這樣運轉就好,如果要再動,就太費力了!

  更大的是,他可能會覺得:神又沒有告訴我要往那裡去,祂只是告訴我往指示的地方去,那地方到底在那裡呢?這些是他受神帶領的危機。

  我覺得這些理由,也常常出現在我們跟從主的路上。第一個,到底將來新天新地的榮耀是怎麼樣?聖經裡面寫的很少,有時候你不會懷疑嗎?我想很多人在這一點上面也許很軟弱。因為這個眼見的世界是很真實的,而我們常講那看不見、永遠的事,好象不太切實際。因為我們常以眼見及眼前的事,當作衡量事物的標準,甚 至用來衡量神的話,如此作就會產生懷疑。

  另外隨著我們信主的年日增加,我們就越不太想動。最好我每天生活的次序,不要被打亂,我每禮拜天來聚會就好。不要再有什麼福音聚會啦!或是其它的各種聚會、行動、要求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加進來以後,我生活的次序,就得改變了!我就得搬離安樂窩。亞伯蘭的困難,我們也常有。

  更大攔阻我們的是,我們常覺得聖經講的不夠清楚,神的引導不太清楚,要明白神的旨意不太容易,因此遇到一個大的困難就放棄了,就耽延了。弟兄姊妹,這是以我們的心測量神的心,我們目前所需要,神不會避諱不說,而且他把最好的聖靈賞賜給我們,引導我們,所以我們不應推諉。

三、亞伯蘭危機的化解-再蒙召

  這種困難怎麼辦呢?這困難的化解就是神再一次地來訪問他。這一次來找他,就是創世紀十二章所記載的。神再次的呼召還是包含兩方面:離開和進入。離開什麼呢?本地、本族、和父家,這一次多了父家,哈蘭現在對他來說,是他的父家,要離開這個地方,往我所指示你的地方去(還是沒有講確定的地方在哪裡)。但是 第二節:「我必叫你成為大國」,解決他心中所擔心的後裔問題;「必定要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也要叫別人得福」,第三節講「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你,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這是神給他的保護。另外神給他的使命是叫地上的萬族都因他得福。

  讀到這裡我們可以試著體會,亞伯蘭聽到這些話時,心中的感受和表情是如何。這時他正面臨一個屬靈的危機,但是神再次訪問他,一句責備的話也沒有,也沒有問他說:「亞伯蘭,你在這裡做什麼?」神只是把之前那個呼召重新對他再講一遍,講得更具體、更明白;然後一一消除他心中的困難和疑慮;再一次地堅定他,「要使你成為大國」;而且把他的使命講得更清楚,並且加上保護。我想如果我是亞伯拉罕,我會覺得:唉!神啊!我是什麼樣的人啊!我在哈蘭的這段時間,雖然 沒有完全背叛你,但我卻是在過我自已的生活罷了!我對你給我的呼召好象已經把它擺在一邊了!我辜負了你對我的好意和善待。對於這樣的人,你竟然還主動地來拜訪我,再一次地堅定我;而且一句責備的話也沒有。神阿!我向你投降了。

  我想這番話得著亞伯蘭的心,他被神降服!他會覺得自已是怎樣的人啊!有何資格可以蒙這些祝福?我沒有什麼特別,但你卻給我這麼大的祝福;而且還給我這樣子的保護;看重我,給我這麼大的使命,叫萬人因我得福。唉!我是什麼樣的人啊!竟然蒙受這樣的恩典。這使亞伯蘭疑惑都消除,而且激勵他立即順服,勇往向 前,離開哈蘭,走向神為他預備的道路。

  我們看見他後來走的道路,完全是客旅生活,是寄居生活,完全是帳棚的生活。走到那裡,就生活到那裡;走到那裡,祭壇就設立在那裡,走到那裡,服事就到那裡。神再次地來呼喚他,喚醒他的心靈,化解他的危機;而且用更堅定的恩召來召喚他,激勵他向前走。

  弟兄姐妹,我們有時候也會面臨這種危機。世界再次成為我們的吸引;錢當然愈多愈好;各樣的生活當然愈安逸愈好,對不對?如果要變動的話,最好不要。但神召我們每一個人,不是要我們這樣生活。求神再一次訪問我們,再一次用祂榮耀的恩召來喚醒我們:叫我們看見祂的恩召,有何等樣的指望;叫我們的心眼再次被 祂打開,看見祂豐盛的榮耀;叫祂起初如何感動我們的那個大愛和呼召,再一次地在我們心靈當中,激勵我們;叫我們不再在這個世界有耽延、有停留;不再讓世界佔據我們的心。

  世界不是罪惡,也不是不好,但是什麼是世界?我想倪柝聲弟兄講得很好:什麼事情能叫你屬靈的火熄滅,那就是世界;什麼事你一做多了,你就不想讀經,就不想事奉主,就沒有力氣禱告的,那就是世界。你就要離開它,並且不只是消極地離開,而且是積極地進入,進入祂要給我們的應許之地--住在基督裡。

〈二〉亞伯拉罕的信心路程

  經文:創12:1-13:4

  聖經是人類歷史中最偉大的一部書。它是一本歷史書,橫跨的時間從神創造天地,到新天新地從天降臨。它是一部啟示的書,神借著在歷史與人來往,給人恩典,使人認識他,並且逐步向人啟示他對人、對整個宇宙的心意。所以聖經是人信仰的說明書,我們從曆世歷代的信仰經歷中,認識神自己,認識神的旨意,並且在 信心中產生主觀的經歷。約與新約的關係,以比喻來說,舊約是圖解,新約是說明。所以光讀新約是不夠的,總覺得很抽象,必須有舊約的圖畫說明,才比較實際。因此,往後我們將從亞伯拉罕的信仰經歷中,一起認識神,認識他的旨意,並且期盼在我們跟隨主的路上,也發生同樣的經歷。

一、亞伯蘭進入迦南

  這個月初,我們看過亞伯蘭的蒙召,榮耀的神向他顯現,呼召他離開本地親族,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舊約以色列的故事就從這一件神聖的事開始。亞伯蘭順從神的呼召,說服全家及侄兒羅得帶著全部財產,往未見也未知之地前進。不知什麼原因在哈蘭停留下來,直等到他的父親他拉過世後,神再次向他顯現呼召他: 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他才再度啟程,走信心的路程。在哈蘭停留的屬靈危機中,神重新呼召他,解除這場危機。

  因此他帶著感恩的心,順從神的吩咐,帶著一切所有,往神指示的地方去。我們現在讀聖經當然知道,這地方是迦南地。但亞伯蘭離開哈蘭時,他還不知道神指示他,要給他的地是迦南地。雖然不知道那地在哪裡,但有一件事他鐵定知道,就是神會指示他。這個知道非常重要,這個知道使他生髮信心,再次向前出發。我想 在我們信仰生活中,有不知道是常有的事,但有一個知道是不可不知道的,就是神會指示你。如果有這個知道,我想再多不知道,也不會困擾我們,使我們停下腳步。亞伯蘭就是帶著這樣的信心再出發,他順著路程來到迦南地。

  這迦南地的範圍指的是,北起自敘利亞,南至埃及邊界,這條歐亞非的走廊,就是現在通稱的巴勒斯坦。迦南地如果以約旦河中分為二,約旦河西岸的地形,靠近地中海沿岸是狹窄的平原,之後山勢升高,西岸中間是山地地形,兩旁有草原及森林,在這條由北而南的山地中,有幾個著名的城市,由北而南依序有示劍、伯特 利、耶路撒冷、希伯侖。以色列幾個著名的祖先的事蹟大部分發生在其中。這個時候的迦南地似乎並未歸屬特定的政權,因此我們可以看見亞伯蘭很自由的來往其中。

  亞伯蘭進入迦南地來到示劍,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位於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之間,大約是在迦南地的中央十字路口的位置。據考古挖掘,這個地方是迦南宗教信仰的重要地方,這個地方有一個迦南神廟。亞伯蘭來到示劍的摩利橡樹時,他發現這地方已經有迦南人住在這裡。這時神再次向他顯現,這是第三次神向他顯 現。這次神的顯現指示他要把這地賜給他的後裔。解除了他之前的疑惑。亞伯蘭對這次神向他顯現的回應是,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一座壇。

二、在迦南信心生活的記號-祭壇與帳棚

  他為什麼向耶和華築壇呢?祭壇表明的意義有幾個:有敬拜神的意義,有向神感恩的意義,也有求告神、尋求神的意義。亞伯蘭設立祭壇是根據神向他顯現,有感恩、敬拜、奉獻的意義,但在這裡求告神的意義較重。亞伯蘭經歷這三次神向他顯現,大概覺得神的顯現太寶貴了,對我往後的路太重要了,如果我可以天天經歷 神向我顯現,那實在是太美好,而且也是我往後路程實在的需要,因為他明白自己走的是未知〈神安排〉的道路。因此他在示劍築第一座壇,走到伯特利在帳棚旁,再築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他在祭壇那裡尋求神,與神來往,過奉獻生活,要知道神的帶領。如果我們把創世紀亞伯蘭的故事看完,我們會發現聖經記載亞伯蘭 的生活明顯的特點,就是祭壇與帳棚。祭壇與帳棚可說是他的標誌〈招牌〉。

  祭壇是向著神的,帳棚是向著世界的,但這兩個常常在一起,在什麼地方支搭帳棚,在那裡就有祭壇。這是他的生活,他的信仰。祭壇是他的內在生活,借著看得見的祭壇來到這位看不見的神面前。帳棚生活是外在的,在這世界過寄居、客旅的生活。這是他信心生活的表現。

  弟兄姊妹請問你有多久沒有過祭壇生活?神兒女的心中都應該有一個無形的祭壇,就是借著耶穌為我們做了挽回祭,使我們可以來到神面前,過祈禱、與神相交、奉獻的生活。在我們心中應該都有一個至聖的所在,是單單保留給神,是單單為著親近神的,就是我們的靈。在那裡我們常遇見神、求告神、向神奉獻。弟兄姐 妹,那是我們內在的生活,是別人看不見的,祭壇生活並不等於參加聚會,而是一個人內在與神相交的生活。你有多久沒有過這種內在生活?你有多久沒有單獨的靈修、禱告、親近神?

  對於亞伯蘭而言,他每天出帳棚第一件情就是遇見祭壇。那是他每天的第一件事情-來到神的面前。弟兄姐妹,在這種忙碌的現代生活,你每天第一件事是什麼?在每一個神的兒女的經驗中,當我們剛蒙恩時,最寶貴的一件事就是晨更時讀經、禱告、親近神,但是這種生活隨著年日過去,慢慢變得有一頓、沒一頓的,慢 慢地疏忽掉了,這是很虧損的事。對於亞伯蘭來講,他每天第一件事是來到祭壇面前,因為他懂得這種生活的重要。弟兄姐妹,如果我們走這條未知的天路的路程,卻沒有祭壇生活,危險可能就在眼前,後面我們可以看見亞伯蘭遇見危險。

  亞伯蘭信心生活的另一個標記是帳棚生活,亞伯蘭向著神過祭壇生活,向著這個世界過帳棚生活。他在這個世界作客旅、作寄居。神指示他,他就要把帳棚拔起來,他就得往另一個地方去。我不知道這個世界和其中的事物,對你而言是帳棚還是房子?我想我們是不太容易過這種帳棚生活的,常常世上的事物對我們而言,很 難像亞伯蘭一樣,說拔帳棚就拔帳棚,說走就走。但唯有過帳棚生活,才能走信心道路,亞伯蘭明白這點。他向著世界過著帳棚生活,向神過祭壇生活,成為他信心生活的標記。

三、信心生活的試驗

  這事之後,亞伯蘭又繼續遷往南地去,大約在死海西南一大片的半沙漠氣候地帶。他在這裡遇上一個對生命的重大威脅-大饑荒,為了活命,他再往南到尼羅河 大穀倉-埃及,躲避饑荒。但快到埃及他想到另外一個對生命的威脅-他有個美麗的妻子在身邊,他怕埃及人會殺他,搶他的妻子,因此說了半個謊話,要妻子對人 說他們是兄妹關係,但隱藏更重要的夫妻關係。

  果然埃及人一看見撒拉的美貌,在法老面前誇獎她,她就被帶進法老宮中去。這時候伯蘭心中不知作何感想?他心中可能會掙紮要不要進去和法老講清楚呢?他們兩夫妻的感情是蠻不錯的,因為他們從吾珥出發就一直過著移民生活,那種生死與共、相依為命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並且他們又沒有孩子,所以妻子對他來說是他 的全部。但是這個「全部」可能就要不見了!他心中應是非常掙紮的,要活命還是要太太呢?但是我們看見他在這個時刻他沉默,他必定非常掙紮,而且感覺非常的無力。神帶領我這一切,如果撒拉成為法老的太太,那整個神的應許就報廢了!他把自已、把家庭擺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步,把與神的關係也同樣擺在一個非常危險 的地步。

  他面臨試驗時,顯出他的軟弱來,結果在這千鈞一髮的一刻,神介入,使大災禍臨到法老的全家,並使法老知道是因為亞伯蘭引起的。法老責備他說話不誠實,並且驅逐他出境,使他顏面盡失,之後我們看見他再也沒有下埃及,以現在來說,很可能他被列入黑名單,從此被拒絕入境。

  我們來看看他失敗的原因,他面臨這些威脅是很實在的,而且是很大的,關係到生死的問題。他下埃及我不知道對不對?如果是我,我可能也會這麼做,但他說謊是錯的則是很確定的。也許他一時緊張起來,慌了,很自然按著自己天然的思想-這樣應該不算說謊吧!假如是我,我不敢保證我會比他好。但以聖經記載的角度來看,他失敗的原因,其實不是離開迦南,而是離開祭壇。因為聖經記載他從埃及回迦南第一件記載的是他回到從前築壇的地方,求告耶和華的名。從什麼地方跌 倒,就從什麼地方爬起來。所以他失敗的根本原因,是離開祭壇生活,要下埃及並沒有來到祭壇面前求問。弟兄姊妹,這不也是我們相同的經驗嗎?什麼時候我們一離開與基督連結的生命關係,沒有靈修禱告親近神的生活,大概就是我們軟弱跌倒失敗的時候吧!

四、信心生活的恢復-因恩典回到祭壇

  但是在這失敗當中,我們看見神的恩典。神在他不知道怎麼辦、兩難之間,神介入,施行了一個大的拯救。叫法老送他回迦南。弟兄姊妹,這也常是我們的經歷 -神是我們的拯救。常常在我們最危險的時候,神主動介入當中保護我們。如果主沒有伸手的話,光靠我們禱告有可能嗎?最明顯的例子,像余樹溪弟兄因為車禍的關係住院,那天聽到消息趕去醫院。我心中禱告,主在我心中給我一個感受:就是其實主已經主動伸手保守他,存留他的性命,不然那麼大的車禍,早就沒命了!

  經過這事以後,他重新再回到迦南地,聖經記載他的目的地是伯特利,就是他搭帳棚設立祭壇的地方。聖經說他在那裡又求告耶和華的名。我覺得這一次的求告和上一次的求告是不同的,至少心境不同。此時,他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首先是懊悔的心情,他覺得他這樣作,讓神的名以及他全家的名譽受損,他覺得懊悔。但 另一面更讓他難以消受的是:神啊!你竟然在我失敗的時候,還伸手保護、拯救了我。他面對祭壇,對神再有另一次新的認識。在這一次求告裡,他不只尋求神,也是把他的心給了神。他覺得這一位神,這位恩典的神,配得我全人獻給他。所以他在這裡,再一次求告神的名。

  弟兄姊妹,其實這一陣子以來,我自已也是覺得是蠻軟弱的,外面身體生病不舒服,裡面有壓力有重擔。對於壓力沒有有效抒解,所以就看電視。但是愈看覺得愈遭糕。有一天傍晚坐在客廳,看看自已,覺得很灰心。而且待會兒還有團契聚會?怎麼面對弟兄姊妹呢?但是這個時候,我覺得神好象來到我面前,祂用一節的經 文對我說話,這節經文也是我自已蒙神呼召的一節的經文,在箴言二十三章26節:我兒!你要把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當時一聽,眼淚就流下來! 我覺得:神啊!這一段時間以來,我虧缺了你的榮耀,但是你沒有給我半點責備,反倒是再一次地勉勵我-要把心歸我。神的恩典抓住了我溶化了我的心,我再次向 他更新自己的奉獻。

  對於亞伯蘭來講,也是這樣,他在祭壇面對神的時候,那一刻,把他的心歸給主。弟兄姊妹,我們信仰的經歷中,有時候會面對試驗與危險,也會有失敗。但是千萬不要氣餒,反倒是要抬起頭來仰望神。我們應當重新恢復祭壇生活,把我們心中聖潔的所在,打掃清潔乾淨,再一次重新地來到神的面前呼求祂,仰望他的憐恤 與恩典。弟兄姊妹,無論你現在是如何,也許你已經很久沒有靈修禱告,已經很久沒有親近神,過與神同行的生活。求神光照我們,這不是我們應該站的地位,讓我們藉他豐富的恩典,再次建立祭壇生活。願主在我們的心中吸引我們,讓我們的心向主打開,讓主來尋找我們,把我們領回到祂的面前來,讓我們重新再去想起那起 初的愛,重新享受主親近的甘甜,讓我們再重新我們的祭壇和帳棚的生活。

  我們一同來禱告:主啊!我們感謝你,感謝你總是向著我們常施恩,常懷著恩慈,我們感謝你。主啊!的確我們這個人是不配,我們的裡面你都知道、你都清楚,感謝你竟然揀選我們,呼召我們,要我們成為聖潔的子民,成為祭司的國度。恩主,我們不禁要在你面前俯伏,要在你的面前敬拜。我們懇求恩主,你來吸引我 們,使我們脫離這一切卑賤的事情,脫離這一切世上的纏繞,讓我們心中的祭壇打掃清潔,讓我們在這裡常常與你會面,常常遇見你,常常聽見你向我們說話的聲音,讓我們一生緊緊跟從你。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三〉羅得與亞伯蘭同行

  經文:創13:5-14:24

  創世記以色列的故事,從榮耀的神向亞伯蘭顯現,呼召他離開本地和親族,往神所要指示他的地方去,這件榮耀的大事開始。他的全家和羅得不知什麼原因,在哈蘭停留下來,神借著再次呼召他,解除他的危機。進入迦南地,來到示劍,神第三次向他顯現,他感到尋求神的重要,開始有築壇,求告神的生活。在埃及的危機 中,神介入這件事,再次化解他的危機,之後他回到起先築壇的地方,更新自己向神的奉獻。這是前兩次與弟兄姊妹分享亞伯蘭的大要。

  今天要看的是他跟羅得之間來往的故事,這兩人,一個是叔叔,一個是侄兒。取這個題目:「羅得與亞伯蘭同行」,乃是第十三章五節的話,「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羅得是一個與亞伯蘭同行的人,他是亞伯蘭的跟隨者。他沒有主觀的信仰經驗,因著信任他的叔叔,所以就跟著他走了。這是他最大的缺乏-沒有主觀經歷 耶和華的經驗。

  因他的父親哈蘭早死,亞伯蘭幾乎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帶著他離開吾珥,在異地一起生活,也一起經驗這趟信仰之旅。雖然亞伯蘭心中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愛他,但他沒有把他當小孩看,是把他當大人看,是自己的兄弟哈蘭的繼承人,與自己有平等的地位。亞伯蘭沒有因為帶他出吾珥,就把他所有的一切都 收歸已有;反倒是把他扶持起來、給他建立一個家。羅得這時已經成家,並且是獨立的,他和亞伯蘭在財產上是分開,只是兩家一起生活。

  從這裡我們看見,亞伯蘭身上非常美好的一個特質:心中非常寬廣。他不會占別人的便宜,希望別人與他一起分享好處。這也是神使用他,讓他能夠成為別人祝福的原因。今天就要借著剛才所讀的這兩段聖經,從他跟羅得間的往來,從他身上有所學習。

一、對爭競的反應-做一個使人和睦的人

  〈一〉兩家起紛爭

  當他們兩家從埃及回來時,各自已經累積相當多的財富,有成群的牛、羊人口。迦南的山地的草原,雖然美好,但絕比不上埃及的寬闊。他們是半遊牧民族,放牧牲畜需要很大的空間。因此從埃及回來後,原來在伯特利就不大,現在這裡已經有迦南人和比利洗人先住進來。所以這兩個擁有龐大財產的家庭,回來時只能一起 擠在剩下的狹小空間裡,兩家的牧人為水草的問題就起了衝突。

  神創造人時要人分散,因為人需要足夠空間,才較健康,人擠在一起容易起摩差。例如:學生不喜歡住宿舍,城市生活較不健康,但這不是人類彼此相爭的合理理由。馬克斯的觀察是正確的,人類歷史中充滿鬥爭,但他把錯誤當成正確,所以引起更大的錯誤,造成前一個世紀,人類空前的災難。

  〈二〉骨肉不可相爭

  亞伯蘭一發現兩個兄弟之家有這樣的事,馬上找羅得商討,他說你我兩家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兄弟,我們是骨肉。這是一種因關係而有的愛。因為我們流一樣的血,說一樣的話,所以我們不可把彼此當作敵人,我們在這地方已經人單力薄,如果我們還要彼此打戰,那周圍的人很快就會把我們吃掉。所以依照這樣的推理, 臺灣只有這麼一點大,因著歷史的緣故有這麼多族群,分成這麼多黨派,如果大家再彼此打戰,恐怕最後的結局,是大家要往太平洋跳。同樣的,基督徒只有百分之二,如果大家再彼此打戰,我們周圍的人只要一人吐一口口水,就要把我們淹沒。所以主耶穌要我們,如果心中有爭競的肢體,就要立刻把他切掉。當然更積極的 是,如果人都發現,我們都同樣是人,同樣都是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造的,我們都是兄弟,都是骨肉,都有一個同樣的關係-與神的關係,如果人有這樣的認識,那 人就會有真正的和平。

  〈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

  接下來,我們看亞伯蘭如何止息紛爭,他帶領羅得看:遍地不都是在你眼前嗎?神的創造是豐富的,不會不夠的,不需要用搶的。人會有競爭,通常是狹窄,認為自己沒有這個就不行,一定要某樣東西,某個地方,某個地位,某種結果。所以為著一點東西也可以爭得你死我活。這是狹窄,這是捆綁,這是可憐,需要從福音 得著釋放。但亞伯蘭不同,他的眼界相當寬廣,他帶領羅得看:遍地不都是在你眼前嗎?

  現在這地方對我們的確太小了,是我們該分開的時候,他給羅得先選水草,你往右,我就往左;你往左,我就往右。我們看見他的寬廣與慷慨。照理他可以先選,但他卻給羅德先選。為何他會如此寬廣,我認為他對物質有正確的看法,物質對他的吸引不太大;因為在他心中有比物質更吸引他的事物。如果物質在他心中占 有地位的話,大概他不太容易離開吾珥。不是物質,而是這位榮耀的神向他顯現,一直吸引著他的內心,他想要得到神要給他的。神向他顯現的美妙,一直環繞在他的心中,雖然有時會有軟弱、跌倒,但每次一想起神,就使他得著鼓舞,得著再次向前的力量。所以物質對他吸引不大,因為在他心中有比這個世界加起來還要美好 的事物,吸引著他。

  但對羅得而言,他沒有這主觀的經驗影響他,因此他的判斷選擇與一般人沒有差別。他看約但河東岸的整片平原,非常適合他的事業,因此他選擇豐富的水草之地。我想是他認為好,他才會選。有許多解經家,在這裡對羅得有許多批評,但我們沒有什麼資格批評他,因為最有資格的人並沒有說話。亞伯蘭本來就很盼望羅得 得到最好的,這是父母般的愛,總是希望自已的兒女得著最好。

  也有解經家認為這片土地不好,他做了錯誤的選擇,因為根據後來他搬到所多瑪去。我以前也會有這樣看法,但這次預備時,有不同的看法。那地也是神所造的,並沒有不好,問題出在你的心在哪裡?要積財寶在天上或地上的問題。基督徒不必有禁欲主義、苦行僧的想法。不過舒適的環境的確隱藏較多的危險,這是事 實。但主耶穌並沒有要我們離開世界,而是要我們的心不屬這世界,不受它的佔有。

  〈四〉耶和華確定對亞伯蘭的應許

  在爭競的事上,亞伯蘭是使人和睦的人,當羅得離別亞伯蘭之後,神第四次向他顯現,將之前對他的應許,更加明確的說明,這應許之地的範圍從何處到何處,他的子孫要如何眾多,多到數不清,並且吩咐他起來縱橫走遍神所要賜給他的這地。於是他搬到希伯侖,在那裡再築一座壇。

  神這次向他顯現,乃是神回答他心中的渴慕。之前我們說過,他心中想要的是神的應許,神喜悅他這份想要,就以此回應他,這是多麼美妙的事。他在希伯侖作最長的停留,甚至他在迦南唯一的一塊地也在希伯侖,可見這次神在伯特利向他的顯現,對他有何等影響,堅固他對神應許的信心。

二、對生命的反應-作一個願意為弟兄捨命的人

  〈一〉羅得與所多瑪被擄

  當羅德將帳棚遷移至所多瑪,接著發生一件事情。聖經的鏡頭轉到當時中東地區的歷史舞臺上。這時北方靠近伊朗、伊拉克的四個國,舉兵南下到迦南地,要討伐背叛他們的南方五個國家,結果北方聯軍勢如破竹,席捲整個迦南地。聖經作者的焦點,特別集中在所多瑪與蛾摩拉,要描述住在所多瑪的羅得也一起被擄掠了。

  〈二〉對羅得是管教

  這件事的意義是,這一位主宰歷史的神,運用這事來管教羅得,也試驗亞伯蘭的反應。對於羅得來講,這是一個教育。他跟隨亞伯蘭這些不算太短年日,他應該知道,所多瑪這一個地方是不應該去靠近的,所以聖經描述他「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他知道不該接近,才會一點一點地去靠近。所以當他進入這個地方, 神的管教馬上臨到他。如果羅得明白這是神的管教,那麼對他一生而言,這會是一個很大的幫助。神的兒女最寶貴的地方,就是我們有神的管教。當我們走錯路的時候,神的教育臨到我們,使我們知道錯誤。如果我們馬上知道,領悟過來,那絕對是對我們一生很大的幫助-少走冤枉路。

  〈三〉對亞伯蘭是試驗

  對於亞伯蘭是一個試驗,怎麼說呢?神試驗亞伯蘭聽見後的反應。當神要他走遍縱橫這地,為什麼他是往南走呢?因為羅得的方向是往南的。伯特利是在迦南中部的地方,所多瑪是在死海的南端,羅得的路線是一步一步地往南方的所多瑪靠近。而亞伯蘭採取的路徑也是一樣的,從伯特利往南到希伯侖,可見雖然他們兩家分 開來,他還是非常地關心羅得這一家的狀況,並且兩家互通消息。所以當這所多瑪被擄掠連帶羅得也一起被擄掠的消息一傳到亞伯蘭耳中,神考驗他的反應是如何?

  如果我們是亞伯蘭,我們會怎麼樣反應?也許我們會有幾個答案:這是神管教他,我們不能插手;第二個答案可能是這樣,我想救他,可是我沒有辦法!因為敵人的勢力太龐大了!當我們在面對弟兄姊妹軟弱或陷在罪中時,會不會也有這樣子的想法:我做不了什麼;這是神管教他,我不能夠插手。當我們面福音朋友需要我 們搶救時的時候,會不會也有這樣子的想法:在臺灣傳福音太困難了!好象雞蛋碰石頭一樣,不太容易傳。因此我們常常容易保留自已。

  但在這裡,亞伯蘭沒有保留自已,他沒有選擇上面兩種答案,他選擇為羅得捨命。這實在是捨命的大愛,要用三百一十八人面對四個國家的聯軍,假如是你的話,你會不會把後事交待清楚,應該會,因為萬一不成功就成仁了!所以他抱著為羅得捨命的預備和打算去做的。對一個處在危險的生命,他的反應是作一個為弟兄 捨命的人。從他身上,我們看見他愛人的生命、愛人靈魂的那個迫切,使他願意捨命。

  弟兄姊妹!這一份是我們對周圍的同胞的虧欠,我們都欠他們福音的債。我們對於人靈魂的那一份愛,沒有有向亞伯蘭的迫切。的確,我們周圍的人群好象是被仇敵擄掠一樣,如同羅得被擄掠去了一樣,是在黑暗的權勢底下。但是我們做什麼呢?亞伯蘭愛羅得,他深愛羅得,促使他採取這行動。所以對於我們周圍的人群, 求主的愛激勵捆綁讓我們也願意為他們捨命。

  〈四〉福音的榜樣

  從亞伯蘭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幾個福音的榜樣。愛是他採取行動的原因,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第二個是他的動機單純。從十四章二十二節當中可以看見他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從這一段話我們可以看見,他在出發之前,曾來到神的面前,求神鑒察他的心思意念,他的動機單純。也許他這樣向神起誓:神啊!我只要救回羅得,其它的部分我都不要。我們傳福音時,動機也應如此單純,就是願意人得救。

  第三個從他身上可學習的就是看見神的至高超乎萬有。當麥基洗德來,對他解釋他這一次打勝戰的原因,是因為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他手裡。的確這四國的聯軍是非常地龐大,但在這裡亞伯蘭認識他是「天地的主,至高的神」,用神的名字代表他對於神的認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比萬有都大。這四國聯軍雖然大,但是 加起來還沒有我們後面的神還要大。所以當他跨出信心的腳步,神就使他爭戰得勝。這也是我們在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可以經歷的。

三、對得勝的反應-作一個將榮耀歸給神的人

  繼續再看,他得勝了以後如何呢?有兩個人同時出來迎接他,有兩位君王出來迎接他,一位是所多瑪王,另外一位是撒冷王-麥基洗德。麥基洗德先出來為他祝 福,並且解釋他這一次爭戰得勝的原因;所多瑪王站在旁邊接著說:你把人口給我就好了!財物你可以拿去。他得勝後有兩種選擇:一個是麥基洗德,看起來沒有為他做什麼,而且出來為他祝福要他奉獻。另一個是所多瑪王好象很慷慨,「你把人口給我就好,其它的你都可以帶走」。假如是你,你會怎麼選擇?這對亞伯蘭來講 是一個考驗。的確所多瑪王給他的是合理的,但所多瑪王現在沒有權這麼做,因為他已失去,是亞伯蘭去把他搶救回來,照理來講的話,他拿他財物的部分應該是合理的。亞伯蘭為什麼不拿呢?因為這個王背後所代表的,一個是黑暗的勢力,一個是光明的勢力。所多瑪在耶和華的面前罪大惡極,是不討神的喜悅。所以亞伯蘭的 選擇是什麼呢?神所不喜悅的東西,我連一點都不要碰、我連一點都不要摸、我連一點都不要沾,所以即使是應得的,我也不要。

  而且他反過來做一件事情,把自已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背後所代表的神。因他心中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賞賜的,他的得勝也是神所賞賜的,所以應當把榮耀、頌贊歸給神!把榮耀、頌贊都歸給神,而且能夠奉獻,這是神兒女的一個恩典。而且這個歸給祂,表明我們的心認定我們的份是在神裡面的, 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份。大衛寫詩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我想在這裡是對亞伯蘭最好的說明。所以弟兄姊妹,我們在得勝的時候,面臨一個試探就是:把榮耀歸給神,還是歸給自已?

  今天我們從亞伯蘭和羅得之間的來往我們看見:的確,在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競。但是有爭競的地方,我們要作一個使人和睦的人、製造和平的人。因為神使我們寬廣。對於失喪生命的反應,我們要作一個為弟兄捨命的人。對於得勝的反應,我們應該學習將一切的榮耀,都歸給祂,因為這一切都是祂所成就,我們只是祂 手中的一個器皿而已。

 

〈四〉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

 經文:創15:1—21

前言

  上次和弟兄姊妹分享亞伯蘭與羅得叔侄間的來往,在處理兩家牧人的相爭上,顯出亞伯蘭是個製造和平的人;因著對羅得的愛,在選擇水草上,顯出他的慷慨,他給羅德先選。他會有如此的反應是因為他對物質有正確的看法,更是他心中渴慕神的應許。在拯救羅得的事上,顯出他的真愛,願為弟兄捨命,也產生因真愛而有 的勇敢,使他能得勝;打勝仗回來,在拒絕所多瑪王的財物,顯出他的清潔,持守耶和華是他的產業,是他杯中的份。

一、亞伯蘭的信心正受到嚴重的考驗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天我們要看的這段聖經,說明在戰勝四王的聯軍回來之後所發生的事。這事以後,神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我是你大大的賞賜。」後面一句有解經家如此翻譯,我覺得很好。

我是你的盾牌

  我們說過神與亞伯蘭之間的來往,創世紀記載七次神向亞伯蘭顯現,這是第五次,這次是神看透他的心事來訪問他。從神對他說的話,我們知道他現在的心情是害怕,害怕什麼呢?他擔心這四個君王會不會來報復他。對於他這個害怕,耶和華神,向他顯現對他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盾牌是防守敵人 攻擊的武器,放在敵人與我們的中間,就擋住敵人的攻擊。神說我是你的盾牌,我是你的敵人和你之間的盾牌;告訴他,你不要害怕,敵人的攻擊到你的身上之前,先要通過我這一關,除非他通得過我這關,否則他休想動你一根汗毛。這話何等安慰他的心,使他得穩固。

  耶和華是我們的盾牌這件事,在舊約的人物中大衛體會的最深刻,詩篇十八篇,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愛你。下面一節說明原因。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他一生精華的時間裡,幾乎有一半是在逃難中度過,在掃羅的追殺中 度過。他在當中深刻的經歷到,神是他的盾牌,是他的保守;神是他的山寨,是他的隱藏。

我是你的大大賞賜

  接著,神對他說第二句話,我是你的大大賞賜。我想這句話把他潛意識裡的疑問,也挖了出來,所以引起他以下對神說了一番他內心的話。你有這種經驗嗎?在與神相交中神把你隱而未顯的罪挖出來,或是把你隱而未顯的心事說出來。這裡神對亞伯蘭說的這句話,正是把他心底的事引出來。

  賞賜這兩個字有點刺痛他,他回答神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然沒有後代,你還賜我什麼呢?這時亞伯蘭已經八十五歲,他在迦南寄居已經有十年。在人看來,物質方面沒有缺乏,非常富有,但缺的就一樣,他也知道神說的賞賜指的是什麼?但現在他正面臨一個信心的危機。離開哈蘭時他七十五歲,現在八十五歲,如果以他 一生的年日一百七十五歲推算,應該是中年,過了一半。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撒拉的肚子仍然沒有什麼動靜,日子再過下去,就要過了生育年齡了,這是他心底更深的害怕。對這個問題,我認為他在這十年中一定想過,而且備案已經想好。從他下麵舉以利以謝看來,以利以謝是替代的替代,本來那個備案人選可能是羅得, 但現在羅得已經離開,他只有預備承認以利以謝做義子,繼承他的所有。

  對於他這個安排,神清楚的告訴他,:「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神的話如此清楚,要他打消自我打算的念頭。接著領他走到了帳棚外邊,要他抬頭看星空。在這裡我覺得神是最偉大的教育家,常用具體的比喻教育人明白。

二、亞伯蘭信耶和華,神就以此為他的義

  神領他到外邊,叫他抬頭看這夜間的星空,然後對他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麼?」在這裡神靜默一會兒,讓這天空中數不清的星星,對亞伯蘭的心說話,也等他自己想一想這一路走來,神對他的帶領,使他產生悟性的開啟,之後才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這具簡短卻強而有力的話,比九二一還 厲害,搖動震撼他的心,打碎他的一切疑慮、擔心、害怕。他以更新的信心接受神的應許。神以此算為他的義。表示神接納亞伯蘭的信心,並且把他帶入救贖的關係中。

  信就是接受,信心因著對信仰物件的瞭解、認識而不斷發生,並且會像種子一樣不斷成長。信心最重要是物件的問題,比如說車子借給一個剛拿到駕照的人,你有信心嗎?如果你說,我要對他有很大的信心,那可能你也要口袋準備大把鈔票,有修車的心理準備。我的意思不是不要借車給新手,而是信心會因為物件不同而有 不同。

  對於自己的安全,亞伯蘭停留在自己裡面,他在擔心敵人的報復中,走不出來;對於神的應許還沒有實現,他也擔心,自己安排打算。但神改變他的眼光,從看自己,轉而仰望神。神要他看見:我是你的盾牌,我是你大大的賞賜。神帶領他走到外邊,要他從地上膝下無子,轉向看見天上的後裔如同天上繁星。亞伯蘭的心才 明白醒悟過來。這是聖經悔改的意義。可見,一個人眼光只看地上,只看自己,就要擔心不完,害怕不完。但神帶領人眼光轉向天,轉向祂自己,就能產生充足的信心,離開重擔。

三、耶和華以祭牲和亞伯蘭立約

  接下來隔天,神帶領他,擴充他信心的容量。前面六節是在夜間發生的事,接下來第七節到二十一節是隔天的事。第七節神對他說歷史,從迦勒底的吾珥說起,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給你。要他回想過去一切的經歷,作為信心向前的基礎。但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 呢?亞伯蘭向神仔細問,這件大事是怎麼完成的?的確對一個八十五歲仍然膝下無子的人,很難明白這事是怎麼發生?而且這塊土地,並不是新大陸,這裡現在已經有這麼多民族在這裡,他們要怎麼辦?

神向亞伯蘭說預言

  對於這件事神用立約的方式,告訴他:神所說的,神必定做成,使他可以信;並且向他說預言,說出神的旨意,叫他明白,也可以教導他的後裔明白。預言可以說是神的行事曆。在這行事曆上,記載什麼時候,神要做什麼事。神向人說預言的目的是叫人可以信,可以存著耐心等候未成之事。對亞伯拉罕的子孫來講,這段的 預言相當地重要。神告訴他,他的後裔要離開這應許之地,寄居在別人的土地上,有四百年之久。並且他的後裔在那地被奴役苦待四百年。神宣告那國要受審判。他們要帶著許多財物從那裡出來,回到這塊應許之地。會有這四百年,是因為亞摩利人的罪惡還沒有滿盈。至於你,亞伯蘭你要享大壽數,平平安安歸到你列祖那裡 去,被人埋葬。一個人如果知道神的行事曆,就可以很安心,就可以耐心等候;並且可以教導他的後裔明白,使他們在四百年的等待中,不會因為環境的困難而失去信心的盼望。

  我們從出埃及記就可以明白這件事實。以色列在埃及最痛苦時候,他們心中仍有一個盼望,那個盼望就是他們的拯救要來到。神應許他們一個拯救者,要領他們出埃及。這使他們在埃及地沒有被同化,仍然持守他們的信仰,並且在當中雖然是非常地痛苦,仍然存著耐心等候,沒有失去那一個信心的盼望。我想這是神對亞伯 蘭說預言最主要的目地。

神與亞伯蘭立約

  接著,神用立約的方式,在這些祭牲中間走過,告訴亞伯蘭,如果我所說的,我不做的話,我就像這些動物一樣被剖成兩半。其實神是不改變,他說是,就永遠是是,不需要立約。他與人立約,是因為人是軟弱的;他與人立約,叫人的信心穩固,叫人信心的容量可以開得更大,向他大大張口,他可以大大的賞賜人。他與人 立約,是他向人施恩的最高表示,恩典是白白的賜給人,隨他自己喜悅,人也不能多說半句話,但如今他卻與人立約,甘願受約的限制,向人表明他所說的,必定要做成。哈利路亞,如果你認識約的意義,你要讚美主,你會有真安息,你也會懂得如何運用約。

  那位寫「永久磐石為我開」一詩的弟兄,是一個患了十多年肺病的人,他病重的時候,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節說:

安息於主信實,何等甘甜,

  因祂愛真是奇妙;

  安息於主恩約,何等甘甜,

  因這約永遠可靠。

  我想他是一個懂得約意義的人,他在最病重的時候,他有真實的安息,他能夠享受真實的甘甜,因為他知道,神所說的,必定做成;神的約,永遠可靠。

  我們今天借著神與亞伯蘭立約這一件事情,讓我們經驗到神是我們的盾牌,神是我們大大的賞賜,我們來到神的面前唯一響應的,就是把我們的眼目轉向祂;並且神把未來的事告訴我們,叫我們明白;神與人立約,叫人知道祂的心,叫人知道祂的旨意是永不更改。

  弟兄姊妹,我們可以一同安靜在主的面前,如同神帶領亞伯蘭一樣,有一段靜默的時刻,讓神對我們的心說話,我們是不是仍然有許多的愁煩、有許多的勞苦、有許多的重擔、有許多的擔心,我們的眼目常常只停留在自已的身上,就失去對神的信靠,就失去對神的盼望,就失去對神的愛、對神的渴慕,我們一同來到神的面 前仰望祂,求祂對我們的心靈說話,求祂領我們到外邊觀看,領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範疇,抬起頭來仰望祂看見祂所要賞賜給我們的,叫我們存著信心在祂的面前來領受。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你的態度是左右你生命的全部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乎基督徒


 

簡要摘自馬太勉特(MatthewMead)最為出名,極有幫助的著作《幾乎基督徒遭揭露》(TheAlmostChristianDiscovered)。你是一個幾乎基督徒,還是一個真基督徒?

1661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真的交托了嗎?

作者 /李慧潔 轉自信望愛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到底是誰

--一位牧師的秘密掙扎

吳蔓玲譯

mocm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